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嘉定区推进“小巨人计划”
行动方案(2011-2015)》的通知
(二〇一一年一月四日)
嘉府办发〔2011〕1号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嘉定区推进“小巨人计划”行动方案(2011-2015)》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有关单位按照执行。
嘉定区推进“小巨人计划”行动方案
(2011-2015)
“十二五”是我区实施“一核两翼”发展战略和“两个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巨人计划”是多年来我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在完成我区“小巨人计划”前两个三年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嘉定区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指导意见》精神,制定嘉定区推进“小巨人计划”行动方案(2011—2015),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嘉定新一轮产业发展战略,按照做强先进制造业、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服务业、做精现代农业的原则,将“小巨人计划”集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促进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以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抓手,再培育200家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有较高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在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的小巨人企业,以此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三、重点工作
(一)优化创新体系建设
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以国家级为龙头、市级为骨干、区级为基础的三级技术研发创新体系,使我区在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的研发能力达到国家汽车及工业设计集聚示范区的标准。“十二五”期末,力争企业技术中心达200家,其中国家级3家、市级70家、区级12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
(二)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项目的研发和组织实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我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软件和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推进创新项目产业化进程。“十二五”期末,力争列入市级产业升级项目达到200项。
(三)加大品牌创新力度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深入推进全国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区建设。结合产业的升级转型,通过商标战略和名牌战略的实施,在先进制造业、文化信息业、服务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新的突破,以此大力提升品牌知晓度和企业知名度。同时结合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农业旅游示范性项目,以此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和经济实力。“十二五”期末,力争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5件,上海市著名商标达120件;上海市质量金奖企业达5家,上海名牌产品(服务)达120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家,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场)达到12家。
(四)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
加速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企业,通过科技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专利示范企业的创建,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末,力争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60家;市、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专利示范企业达到80家;国家和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获奖数量达到80项。
(五)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重点做好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上市步伐,通过资本市场迅速做强做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十二五”期末,确保上市企业总量达到20家。
四、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必须从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搭建平台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不断完善“小巨人计划”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小巨人计划”的组织和领导。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落实推进措施。加强绩效考核,鼓励各街镇在资金扶持、政策服务上与区级层面相配套,形成区镇联动、共同推进的良性格局,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二)加大培育引导,聚焦政策扶持
进一步完善“小巨人计划”的配套扶持,落实对企业的分类培育,并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支持企业进行重大项目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关键技术、服务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支持品牌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托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落户发展。
(三)健全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平台。健全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实现企业与政府信息的对称了解。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进行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产学研快速对接,共同发展。促进金融与产业的协调发展,为企业融资和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企业诚信考评,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库,加强企业动态跟踪;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监督管理和保护,切实保障小巨人企业健康发展。
主题词:产业 小巨人计划 行动方案 通知